
後龍溪|流域整體改善與調適規劃
後龍溪發源於鹿場大山,流經苗栗縣的泰安、獅潭、公館、銅鑼、苗栗、頭屋及後龍等八個主要市鄉鎮,涵括三分之一的苗栗縣土地,是苗栗境內最主要河川之一,流域內原住民族、平埔族、客家人與閩南人等族群間的互動,兩百多年來的拓墾,造就了今天後龍溪流域豐沛的人文地理環境。後龍溪水系現況兩岸防洪工程大致已具備,惟部分河段尚存河防安全問題,為改善現況面臨之風險並因應氣候變遷挑戰做調適措施,提高國土與社會總體韌性,水利署提出了流域整體改善與調適規劃,希冀跳脫以往以水道治理為主,透過土地利用治理與管理,導入NBS(Nature-Based Solution)理念,將生態系服務功能納入整體考量,營造水、自然與人相互之平衡關係。其透過導入民眾參與,將流域上、中、下游扣合國土與海岸空間規劃,並以跨域合作連結水道治理、海岸管理、逕流分擔出流管制、在地滯洪、結合水文化、建構水岸縫合、國土綠網合作、藍綠帶網絡保育等措施,由下而上改善國土與建構社會面對風險之能力與因應氣候變遷風險之調適作為,也希望後龍溪的未來能符合民眾對水的想像與期待,並重拾與河川的互動與關係。
搜尋文章
精選文章


03/17 第一次公部門平台|與水、土、林等多方共同研商河川環境關注議題之改善對策
111年03月17日辦理第一次公部門平台,本次會議分別邀請了新竹林管處及水土保持局台中分局等單位與會,透過部門交流平台,加強流域經理業務及河川自然環境關注議題之聯繫協調,共同研商可行對策。

11/17 第5場公部門平台會議|與苗栗縣政府相關單位針對四大議題進行因應對策之商議
110年11月17日辦理的第四次公部門平台會議,本次會議邀請苗栗縣政府工商發展處、地政處、水利處、文化觀光局。

11/09 大湖二號堤防改善工程民眾參與說明會|後龍溪流域整體改善與調適規劃
110年11月09日辦理的大湖二號堤防改善工程民眾參與說明會,本次說明會邀請苗栗縣大湖鄉有興趣參與之在地民眾及民間團體,針對改善工程辦理內容、生態檢核作業辦理精神及推動情形進行說明。

10/29 第12場小平台會議|野溪友善工程勘查
本計畫於110年10月29日辦理第12場小平台會議,本次平台透過勘查兩件溪流友善工程,初步探索與NGO團體合作的可能性。

10/29 第11場小平台會議|後龍溪流域整體改善與調適規劃
110年10月29日辦理的第一階段第11場小平台會議,本次邀請了公館鄉的館中村、館東村、館南村、玉泉村、石墻村、福基村、福星村、五谷村、玉谷村、鶴岡村、鶴山村、大坑村、仁安村的村長與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共同探討後龍溪所面臨的課題與願景,包含水岸空間的使用、歷史人文與圳路歷史、自然與生態等多面向。

10/29 第10場小平台會議|後龍溪流域整體改善與調適規劃
110年10月29日辦理的第一階段第10場小平台會議,本次邀請了頭屋鄉的頭屋村、象山村、北坑村、獅潭村、曲洞村、飛鳳村、明德村的村長與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共同探討後龍溪所面臨的課題與願景,包含水岸空間的使用、歷史人文與圳路歷史、自然與生態等多面向。

10/26 第9場小平台會議 | 芎蕉灣河段左岸設置堤防議題討論
110年10月26日下午辦理第九場小平台會議,本次會議為後龍溪下游左岸芎蕉灣河段防洪設施興建會勘,現場與會人員包含經濟部水利署第二河局、苗栗市議員徐筱菁及在地民眾,透過此次會勘共同討論該河段未來興設堤防之方向。

10/26 第4場公部門平台會議|新竹國土保育生態綠色網絡
110年10月26日辦理的第四次公部門平台會議,本次會議邀請苗栗縣政府農業處、林業試驗所、後龍鎮公所、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新竹林區管理處、水利署第二河川局,共同針對新竹綠網權益之議題進行探討。

10/20 第3場公部門平台會議|與林務局共探後龍溪流域藍綠網絡保育議題
本次會議由第二河川局楊人傑局長拜會林務局新竹林管處夏榮生處長,共同盤點後龍溪流域內藍綠網絡保育議題,結合國土綠網精神,整合跨部門保育力量,合作改善後龍溪流域生態。